摄影相关概念和术语 这几个词你能解释清楚吗?

  谈摄影自然会用到很多术语,例如光圈、快门、ISO 都是大家常见的,虽然有些例如快门速度(shutter speed) 在准确度上,不及曝光时间(exposure time),但大家用久了,也觉得没什么分别。而以下7个,则令人十分烦躁,可以的话,真的不想用。


  1) 无人机

  所谓‘无人机’是从Drone 译过来的,又或是‘无人驾驶飞行机’之类缩写的,甚至DJI 自己也有用这个名(也有用航拍飞行器)。但是所谓‘无人机’的核心概念,其实是遥控、飞行及拍摄,而不是没有人,因此更合适的名字是已经存在的‘航拍机’,这才真正准确的描述。(DJI 的相机则自称航拍相机,前后不一致)

  如果是没有拍摄能力的,则应沿用自古已有的名词‘遥控飞机’‘遥控四桨飞机’之类,不应该使用无人机。要说的话,洗衣机、电视机都是无人机,这个名字本身的指涉能力非常差,远不及航拍机准确。(有些地方用空拍机,也算可以吧?)

  2) 荷赛

  所谓荷赛,就是中国大陆对‘世界新闻摄影奖’(World Press Photo)的称呼,只因为这个奖项源起于荷兰/有关基金会总部设于荷兰。这个称呼之所以令人烦躁,就因为荷兰一年有数以百计的摄影比赛,根据此逻辑的话,荷赛就有几百个。又或,这是一个非常自大的说法,说得好像荷兰只有这一个比赛,其他都不放在眼内,因此那比赛就足以代表荷兰之类。

  这种欠缺周详思考的命名方式,在好几年前的‘非典’就见识过,那本身是SARS (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),早期发现时大家认识不多,只能以笼统的‘非典型肺炎’称之,*后香港用了译音‘沙士’,而中国就用了‘非典’。但如果将来有非典型肠胃炎呢?非典型关节炎呢?非典型中国人呢?

  3) 质量

  质就是质(quality),量就是量(quantity),但有些人(主要是中国) 就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为一个词,然后取代已够准确的‘质素’‘品质’之类,而且‘质量’本身就有物理学Mass 的意思,在教育普及的地方,此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,因此无论怎样看,‘这支徕卡镜头质量非常好’是令人非常烦躁的说法。

  可能你会说,那是一种品质量化的概念,就像颜值,就像人品值之类……真的吗?真的可以吗?应该量化吗?这个词语本身是中国地区的词汇,但近年来亦渗入到港台的媒体或用家,是的,看久了就会习惯,但至少今日还是很烦躁。

  4) 全片幅

  这个真的是用久了就会惯,但每当有人问‘中片幅是不是细过全片幅?’就会觉得术语本身很有问题。虽然大家约定俗成Full Frame 就等于菲林时代135 片幅,甚至‘等效焦距’也通常指涉以135 为标准,但Full / 全这个字真的非常误导。例如常见8X10 为大片幅,但遇上一些稍细于8X10 的片幅,Full Frame 会变成指涉‘是否完全 8X10’的说法,造成不少混乱。

  有人说,这个术语本身是厂商用来推销产品,让消费者买‘全’片幅相机,感觉就**点。就结果看来,也相当成功。

  5) 无反相机

  无反相机(mirrorless) 已经成为主流的用语,这本身是相对于单镜反光相机而创造出来的名字,虽然我也在用,但它事实上的指涉也很差,因为Leica M 也是无反(光镜),甚至iPhone 都是无反(光镜),只是‘没有反光镜’的名字,并没有告诉消费者任何实质的内容。

  这个名的前身应是 MILC (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),但太长了,结果还是无反顺口。台湾那边是用‘微单’,一脉相承‘单眼’这个名字,其实概念是不错的,但‘单眼’本身却是不太准确的,因为SLR的核心在于反光镜,而不是一只眼(太多相机是一只眼吧?除非单眼是形容单起一只眼来拍照这个动作),所以微单本来是不错的……


  6) 计算机

  又是中国词汇。这个烦躁已久,因为计算机太容易与计数机混淆,相较之下,‘电脑’是相当优势的名字,也能涵盖或分辨包括运算、计算、演算等词汇。现在iPad 之类在中国那边也是称为‘平板电脑’(虽然会简称做平板),不是很好吗?‘用电脑修图’远比‘用个人计算机修图’来得简洁清晰了。


  7) 录影/ 摄录

  Videography 是近年越来越多摄影师涉足的技术,即是拍摄影片。对于我来说,录影就是用VHS 之类,把电视里的影片录下来,而摄录,就有一种主动拿着摄录机去拍片的意涵。但日常使用的话,又确实很多人会两边互用,其实大家都明白就可,只是个人觉得‘不用分那么细’是有点烦躁。



来源:蜂鸟网



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8号